松树伞蘑菇图片:警惕身边的毒蘑菇
近期,萧山的张先生在路过顺发旺角城一期北门时,意外发现一棵行道树的树池内长出了一些较大的蘑菇。张先生在拍下这些蘑菇的照片后,半个多小时后返回该处时,却惊讶地发现这些蘑菇已然消失。他心中有些不安,担心小孩会误采这些不明的蘑菇,若是有毒那就得不偿失了。
根据张先生提供的图片,这些蘑菇呈白色,顶部带有浅褐色的“附着层”,在树池中特别显眼。经过目测,最大的一朵蘑菇直径约10厘米。对此,记者请教了萧山区农业农村局的高质量农艺师李水凤。李水凤结合张先生的照片,判断这些蘑菇是大青褶伞(Cortinarius orellanus),一种常见的毒蘑菇,完全不能食用!
大青褶伞通常在潮湿环境中生长,主要出现在春秋季节。其食用后可能导致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是造成中毒事件频发的毒蘑菇其中一个。李水凤进一步解释说,这种蘑菇通常生长在公园、小区草坪、菜地和绿化带等地方,是离人群最近的毒蘑菇其中一个。
值得一提的是,大众通常认为毒蘑菇必须色彩鲜艳,但实际上,色泽朴素的大青褶伞同样危险。这也引发了关于毒蘑菇的几点误解。
误区一:白蘑菇无毒
很多人认同“白蘑菇无毒”的说法,殊不知,白毒伞(Amanita verna)便是其中一例。被称为“毁灭天使”的白毒伞具有极强毒性,每年也导致多起中毒事件。
误区二:生长在干净地方的蘑菇无毒
另一个常见的误解是:在清洁环境中的蘑菇就可以安全食用。事实际上,这种论调是大错特错的。毒蘑菇甚至可能生长在公园和树林的干净环境中,很多无毒蘑菇往往与毒蘑菇共生,怎样判断其是否安全,绝非表面环境能够决定。
误区三:没有特殊特征的蘑菇无毒
有些人认为没有菌托、菌环和鳞片的蘑菇就一定无毒,然而,亚稀褶黑菇(Russula subnigricans)就没有这些特征,但其误食后会导致严重后果。
误区四:有虫子取食的蘑菇是无毒
很多有毒的蘑菇依然会被动物取食,比如豹斑鹅膏(Amanita pantherina)和致命的白毒伞,这些蘑菇也有被虫类啃食的记录。
最终提醒
对于不认识的野生蘑菇,最安全的技巧便是完全不要采食!据统计,2010年中国因误食毒蘑菇而导致的中毒死亡人数占据了食物中毒死亡总数的61%。其中,大部分中毒患者并非不知毒蘑菇的存在,而是受到本网传误导。
在这个关于松树伞蘑菇图片引发的讨论中,我们不仅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唤起了对我们身边蘑菇的警惕。在天然中野生蘑菇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完全不要因其外表而轻易尝试。大家在欣赏这些天然风光时,千万要保持警惕,不要让一时的好奇酿成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