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麦的灌浆期,出现死穗现象是让农民担忧的一个难题。死穗不仅影响小麦的产量,也直接影响小麦的质量。了解死穗发生的缘故,掌握正确的防治措施,对于保障小麦的高产和优质非常重要。这篇文章小编将从死穗的成因、诊断技巧、预防措施及管理策略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帮助农民有效应对小麦灌浆期的死穗难题。
一、死穗的成因
小麦灌浆期出现死穗的缘故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下面内容几点:
- 病害影响
- 灌浆期的死穗与一些常见的病害密切相关,尤其是赤霉病、根腐病、全蚀病和纹枯病等。这些病害影响小麦的根系或穗部组织,导致小麦不能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从而造成死穗。
- 虫害影响
- 蚜虫、穗蚜等害虫会在小麦灌浆期吸取穗部的汁液,导致营养供应不足。除了这些之后,某些地下害虫会损伤根系,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进而引起穗部枯死。
- 环境影响
- 小麦灌浆期如果遇到干旱或高温天气,可能会导致小麦水分供应不足,引起生理性干旱,形成死穗。除了这些之后,土壤板结或积水严重,影响根系吸收功能,也会导致死穗发生。
- 管理不当
- 灌浆期对水肥管理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灌水不足,导致小麦缺水,或者施肥不合理,特别是氮肥过多,会抑制小麦的根系吸收,造成死穗现象。
二、死穗的诊断技巧
在小麦灌浆期发现死穗,可以通过下面内容技巧快速诊断难题的缘故:
- 观察症状
- 如果死穗集中在地块的低洼处或过分干旱的地方,可能是由环境影响引起的;若是出现在小麦穗的上部,有可能是病害所致。虫害导致的死穗,通常可以在穗部或叶片上发现虫体或虫害痕迹。
- 检查根系
- 拔起死穗的小麦植株,观察其根系。若根系发黑、腐烂,则很可能是根腐病或全蚀病导致。健壮的根系应当呈现白色或浅黄色。
- 使用试剂
- 对病害可用试剂进行检测,确定是否感染赤霉病等特定病害。对于田间无法明确诊断的,可以请专业人员帮助鉴定。
三、预防死穗的措施
- 合理选种
- 选择抗病、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如抗赤霉病、抗根腐病的品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死穗的发生概率。
- 适时播种
- 合理安排小麦的播种时刻,避免在小麦灌浆期遇到高温干旱天气。控制播种密度,不宜过密,以免通风不良造成病害。
- 改良土壤
- 改善土壤结构,避免土壤板结,及时排水防止积水。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方式来增加土壤的通气性。
- 科学施肥
- 在灌浆期,适量追施钾肥,有助于提高小麦抗旱抗病能力。避免氮肥过量使用,以防小麦长势过旺导致根系弱化。
- 加强田间管理
- 定期检查小麦田间情况,发现病虫害及时进行防治。特别是进入灌浆期后,若天气干旱,应适当进行补水,避免小麦缺水。
四、死穗的管理策略
当小麦已经进入灌浆期且发现了死穗现象,采取下面内容应急管理措施:
- 病害防治
- 针对赤霉病、根腐病等病害,使用对口的杀菌剂进行叶面喷洒或灌根处理。例如,赤霉病可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药剂;根腐病则可用氟吗啉、苯醚甲环唑等药剂。用药时注意严格按说明使用,以免药害。
- 虫害防治
- 对于穗部害虫,如蚜虫,可用吡虫啉、啶虫脒等低毒高效的药剂进行防治。虫害严重时,适当增加施药频次,但需注意用药间隔,防止农药残留。
- 补充灌溉
- 灌浆期遇到干旱天气,应适时补充灌溉,确保小麦植株能够获取充足的水分,避免因缺水而产生死穗。灌水量应适中,以防根部积水影响小麦生长。
- 适当追肥
- 针对已经发生的死穗情况,可考虑在灌浆期适当追施磷钾肥,增强小麦的抗病性,帮助健壮穗部继续灌浆,提高总体产量。
拓展资料
小麦灌浆期出现死穗一个复杂的生理和病理现象,可能由病虫害、环境应激或管理不当引起。针对死穗现象,要了解其具体成因,正确诊断;采取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改良土壤条件,科学施肥和灌溉,预防死穗的发生。一旦出现死穗,可以通过病虫害防治、适当补水、追施磷钾肥等技巧进行应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