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青叶和毛冬青有何区别,是一种物品吗
冬青叶 为冬青科植物冬青Ilex chinensis Sims的叶。叶含两种抑菌成分,其中其中一个是原儿茶酸,另含挥发油、黄酮类。治烫伤,溃疡久不愈合,闭塞性脉管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尿路感染,菌痢,外伤出血,冻瘃,皲裂 毛冬青 为冬青科植物毛冬青的根。夏、秋采,切片晒干。生于山野坡地、丘陵的灌木丛中。分布广东、广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西、台湾等地。主治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主风热感冒;肺热喘咳;咽痛;乳蛾;牙龈肿痛;胸痹心痛;中风偏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丹毒;烧烫伤;痈疽;中心性视网膜炎
希望采纳
二、冬青叶和毛冬青的差别
冬青叶
————为冬青科植物冬青Ilex chinensis Sims的叶。叶含两种抑菌成分,其中其中一个是原儿茶酸,另含挥发油、黄酮类。治烫伤,溃疡久不愈合,闭塞性脉管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尿路感染,菌痢,外伤出血,冻瘃,皲裂。(冬青叶入中国药典)
毛冬青
————为冬青科植物毛冬青的根。夏、秋采,切片晒干。生于山野坡地、丘陵的灌木丛中。分布广东、广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西、台湾等地。主治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主风热感冒;肺热喘咳;咽痛;乳蛾;牙龈肿痛;胸痹心痛;中风偏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丹毒;烧烫伤;痈疽;中心性视网膜炎。(毛冬青不入中国药典)
两者,一为地上部份一为地下部份,一叶一根。
冬青叶为冬青科植物毛冬青的叶,性味苦涩,寒。入《中国药典》。
毛冬青为冬青科植物毛冬青的根,性味微苦甘,性平。为《广西中草药》,只能算地方中草药。
鱼腥草(入《中国药典》)
————HERBA HOUTTUYNIAE
来源 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本省有产。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收,低温干燥。
炮制 取原药,除去杂质,抢水洗净,切段,低温干燥。
性状 呈段状。茎扁圆形,扭曲,棕黄色,具纵棱,节明显。叶互生;叶片心形,先端渐尖,全缘,上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面灰绿色或灰棕色,密生褐色腺点;叶柄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花序穗状;苞片4 枚,花瓣状,淡红棕色;搓碎有鱼腥气,味微涩。
性味与归经 辛,微寒。归肺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用法与用量 15~25g;入煎剂宜后下;鲜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处方应付 写鱼腥草付鱼腥草。
贮藏 干鱼腥草置干燥处;鲜鱼腥草置阴凉潮湿处。
(以上内容取自《浙江省炮制规范》)
鱼腥草 别名: 折耳根、臭菜、侧耳根、臭根草、臭灵丹、朱皮拱。(别名取自百度百科)
鱼肠草(不入《中国药典》,只能算地方中草药)
————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霞红灯台报春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beesiana Forr.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晒干或鲜用。
性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上内容取自互联网)
鱼腥草与鱼肠草应该是两种不同物品吧,虽然都是清热解毒,但具体影响还是不尽相同的。
三、冬青茶有哪些好处
毛冬青为冬青科植物毛冬青的根,叶亦供药用。近代已有其制剂(针、片),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便早期以及脑血管、周围血管血栓性疾病,均有肯定的疗效。本质量微苦甘,性平,无毒。用作煎剂代茶饮,口味无不适感。本品主含黄酮类、酚性成分。动物实验证明,能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对心力及心率无明显影响。其提取物毛冬青黄酮式的降压影响缓慢而持久。临床报道:①应用本品制剂或煎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显效率达50%左右,大多数病人治疗1个月左右,心功能皆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清胆甾醇有所降低,血压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对心律不齐也有一定的疗效;②用本品煎剂治疗脑血栓,可疏导散瘀,从而改善脑组织的供血(氧)状况;③治疗血栓性脉管炎,毛冬青除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影响外,对已感染的创面还有一定的抗菌消炎影响。
四、毛冬青和毛冬青根一样吗?它们的功效是一样吗?
毛冬青RadixIlicisPubescentis
(英)PubescentHollyRoot
别名 细叶冬青、山冬青、毛披树。
来源 为冬青科植物毛冬青Ilexpubescens Hook.et Arn.的根。
植物形态 常绿灌木,高约3m。根粗壮,淡黄色。小技呈四棱形,密被短毛。单叶互生,叶柄短,密生短毛。叶片膜质或纸质,卵形、椭圆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2~5.5cm,宽1~2.5cm,先端尖,常有小凸头,基部宽楔形或略钝,边缘具稀疏小突齿或近全缘,中脉上密被短柔毛。雌雄异株;花序簇生;花粉红或白色;雄花单生,少3,花萼5~6裂,花瓣4~6;雌花1~4朵簇生,萼深6~7裂,花瓣5~8片。核果浆果状,球形,直径约0.4cm,熟时红色。花期5~7月,果期7~8月。
生于山野坡地、丘陵灌木丛中。主产广东、广西、福建、江西。
采制 全年可采,挖取根部,洗净,切成块片,晒干。
性状 根呈圆柱形,稍弯曲,直径1~4cm。表面灰竭色或棕褐色。商品为块片状,大致不等,外皮稍粗糙。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皮部菲薄,木部发达,黄白色,年轮、射线较明显。气微,味苦、涩而后甘。
化学成分 根含有效成分为黄酮甙。还含酚类、甾醇、鞣质、三萜、氨基酸、糖类等。
性味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通脉。用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塞、血柱闭塞性脉管炎;外用治烧、烫伤,冻疮。
别名乌尾丁、细叶冬青、山熊胆、酸味木、喉毒药、茶叶冬青、毛披树
来源为冬青科冬青属植物毛冬青Ilex pubescens Hook. et Arn.,以根及叶入药。全年可采,根切片晒干备用,叶鲜用。
性味归经苦,平。
功能主治活血通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用于心绞痛,心肌梗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心性视网膜炎,扁桃体炎,咽喉炎,小儿肺炎,冻疮。
用法用量 1~3两;外用适量,煎水洗或干叶研粉调油搽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观赏应用
清热解毒,活血通脉。用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塞、血柱闭塞性脉管炎;外用治烧、烫伤,冻疮。
选方
1.止咳方(《广西中草药》),乌尾丁根五钱,水煎,冲白糖适量,分三次服,用治肺热喘咳。2.治感冒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毛冬青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治感冒,扁桃体炎,痢疾。3.治脉管炎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毛冬青根三两,煨猪脚一只服食,每日一次,另取毛冬青三两,煎水浸泡伤口,每日一至二次,浸泡后外敷生肌膏,用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治外伤方(《广西中草药》),乌尾丁根适量,水煎,等冷,每日涂3-6次,治刀枪打伤及跌打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