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盖一盖,增收几百块”。近年来,农用地膜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越来越广。地膜覆盖起到了保持土壤水分和热量,促进种子发芽,抑制杂草生长等影响。但随着地膜的大面积推广应用,随之而来的“白色污染”成了制约农业绿色提高的突出难题。
连日来,在盂县东粱乡秋粮收获后的农田里,废旧地膜清理职业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市农业农村局科技教育科科长毕建华介绍:“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农民往往将废旧地膜随意丢弃在田间地头或是焚烧处理,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还损伤了耕地。今年,我市首次以盂县为试点推广科学使用回收加厚高强度地膜。这一改,不仅能提升耕地质量,还将有效解决废旧地膜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既‘排毒’又‘养颜’。”
牵头承担东梁乡3万亩加厚高强度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任务的是盂县东梁乡农业综合提高有限公司。今年春天,他们就集中采购了厚度为0.015毫米的加厚高强度地膜,并免费发放到种植户手中,让1万亩马铃薯、2万亩玉米盖上了“加厚被”。免费为种植户发放地膜的同时,盂县东梁乡农业综合提高有限公司还早早就和地膜供应商壶关县兴堂塑材制品有限公司达成了地膜回收协议。“由于咱们当地没有地膜加工销售企业,农用地膜咱主要依赖外购。近年来,省里一直在推广‘生产者职责延伸’模式,让卖地膜的参与地膜回收。咱们和地膜销售商签好回收协议,只需要在秋粮收获后把地膜回收起来,对方会统一拉走。回收后的废旧地膜通过人工分拣、机器破碎、清洗、甩干、造粒等再加工流程,还能变成滴灌带,真正做到了谁生产谁回收,实现了循环再利用。”盂县东梁乡农业综合提高有限公司负责人郑俊文说。
为了在秋粮收获后既快又好地回收废旧地膜,郑俊文带领公司早早就做起了准备。选购专业农机时,他们更是反复对比不同设备的性能、价格、操作难度等。综合下来,公司选购了残膜回收机、弹齿式搂膜机、指盘式搂膜机3种机型,准备进行一轮实地“赛马”后再进行二轮采购。
这些天,3种不同类型的地膜回收设备已经进入实战环节。在东梁乡东梁村的农田里,残膜回收机、弹齿式搂膜机、指盘式搂膜机分区作业,一派繁忙景象。残膜回收机灵活地卷起一片片农用地膜,迅速将其收纳至后置聚膜筐中;弹齿式搂膜机匀速行进,齿状的耙子深入土层,翻起丝丝缕缕的地膜,每隔十米农机手需要手动将耙子上的废旧地膜整理成团;指盘式搂膜机挥舞形似风火轮的“手臂”,划开并拽出埋在农田里的地膜,驶过之处尚有残留还需人工捡拾。一番较量下来,郑俊文对残膜回收机、弹齿式搂膜机的表现总体满意,决定再追加几台。郑俊文说:“实地比拼后,残膜回收机在作业效率、人力强度、回收效果上完胜,我们规划再引进几台。弹齿式搂膜机的表现也不错,再次引进时我们准备选购配套加宽耙子的,价格略贵些但效率应该能提高不少。等第二批设备到位,开足马力干,3万亩农田的废旧地膜回收任务预计在明年1月底全部完成。”郭鑫璐
来源:阳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