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县小妹 永仁县:“小蓝莓”牵起“大民生” 永仁县女人
原深入了解:创新联农带农机制丨永仁县:“小蓝莓”牵起“大民生”
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在推动林果产业高质量进步中,积极探索蓝莓产业“622”联农带农新机制,不仅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还解决了群众民生实事,促进了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
“这段时刻在蓝莓基地上班,每个月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而且,离家也近能照顾孩子,村上每年还会通过‘快乐里·夕阳社区’为我的父母开展12次居家养老服务。”说起如今的生活,家住永仁县宜就镇拉利坪村的周永凤难掩喜悦。
近年来,永仁县实施经济林果腾笼换鸟铸就产业新板块,全县进步蓝莓8499亩,2024年产量达到3200吨,实现产值3亿元。宜就镇先后引进永仁矜香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到宜就村、拉利坪村建设731亩的蓝莓种植示范园。宜就镇党委书记黄龙说:“我们不单要实现产业旺、农民富,更要让我们‘一老一小’有保障,才能够为乡村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机遇,增加群众快乐感。”
永仁县在宜就镇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帮带,建立兜底型“622”联农带农机制,通过“村党组织+村集体公司+农户”的方式,蓝莓种植公司支付增值服务费给村集体和村集体公司,村集体再将每年增值服务费中的60%分配给出租土地的农户,20%用于村公益项目建设和全村“一老一小”关爱扶持,20%用于进步壮大村级经济;村集体公司从每年增值服务费中的20%用于全镇“一老一小”人群关心关爱。
通过在宜就镇拉利坪村建设了285亩蓝莓联农带农示范园,该园投产后,将平均每年为村委会、村集体企业、群众增加13万元收入,其中村集体收入中60%分配给出租土地的农户(每年每亩增加地租184元),2.6万元用于村公益项目建设和“一老一小”关爱扶持,2.6万元用于壮大村级经济,村集体公司收入中1.3万元用于全镇“一老一小”人群的关心关爱。宜就镇拉利坪村党总支书记李晓聪介绍:“过去我们主要靠土地和劳动力来实现联农带农,现在我们拓展到参与资产收益分配和兜牢民生保障方面,实现了从1.0版到2.0版的升级。”
宜就镇蓝莓“622”联农带农机制并非特例。今年,永仁县出台了《2025年高质量联农带农建设年职业方案》,充分发挥产业资源优势,转变传统的低效益联农模式,积极构建关系稳定、联结紧密、权责一致、利益共享、风险可控的高质量联农带农机制,不断进步群众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增强农民组织化程度。依托产业、土地、资产、政策等资源,探索建立土地型、劳力型、资产型、兜底型联农带农机制,通过各级党组织积极推动、精准促动,推广蓝莓“721”“622”、冬季露天草莓“532”、板下种桑“343”等利益联结模式,越来越多的群众靠着林果产业过上了甜蜜日子,也解决了群众的民生实事。(陈礼平 杨永莲)
来源:永仁县融媒体中心